当前位置:司农情思   [关闭]
 
司前农场 1966.6.23 亲历记

作者:黄伯  提供者:dengyiduan  日期:2011/6/23  察看次数:1650


         1966年6月23日是端午节。这一天,对于司前农场来说,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山洪暴发、江
草小学塌楼、范场长殉职。
        "江草小学塌楼"事件中,亲历者有五人:范九场长、林炽威、裘粤国、卫巨华和我。范场长、裘粤国已不在人世,   林炽威在美国,由于某种原因不便多说话,卫巨华又久无音讯;因此,能把这个过程说清楚的,现在只有我了。
 
 
                                    山. 水. 山洪    (六月二十二日)
 
     始兴的森林覆盖率在全国名列前茅.司前江草更青山绿水,没有光秃秃的荒山,置身其
中颇有诗情画意.但山洪暴发的时候,我们又都领教过大自然的狂野.1966年6月, 连暴雨之后,山洪终于暴发了。
      22日早大雨,中午雨歇,我们到宿舍外观看时大为吃惊:平时分为几级跌落不失秀丽多姿的陈洞瀑布,已变成一片大水帘,挂在陈洞的山上直冲下来,在场部这边也能听到它的轰响,也能看到它闪耀的白光,犹如千军万马,雄奇异常.再看近处的梯田,也没了平常田水淙淙的休闲惬意,山水全都漫过了田埂,顺着一级级的梯田形成无数的小瀑布群,向着路面倾泻,漫过路面全都汇入江草河.漫山遍野的流水烘托着瀑布的轰鸣,一片天光水色,摄人心魄。
     中午,大雨暂停,太阳也露了脸,可这不是好事,而是预示着新一轮大降水的到来。
 
       
                                 江草小学. 江草桥
 
        江草小学位于江草河畔公路旁,距离江草桥不过二三十米,生产队的厨房就在小学旁边,和宿舍隔了一条河。
         傍晚五时多敲钟开饭.我到了厨房,惊见大水已漫上了公路,马上就淹到厨房了,我们忙乱一番,待把厨房的物资搬到小学,水已涨到大腿处,把江草小学的墙脚也淹了.  小学是泥砖屋,墙脚几十公分用卵石垒成。
        忽闻草桥不行了,原来洪水裹挟着大量木头草根杂物,通不过被水封闭的桥洞,猛烈地撞击着草桥,桥出现了裂缝。 我们马上撤回对岸宿舍,那儿地势高。
        桥终于塌了,只剩下窄窄的低矮桥栏.
       因为设在小学的农场卫生室存有一批药物,   晚上,领导决定派四个人到小学值班,这四人就是:林炽威、裘粤国、卫巨华和我。
 
          江草小学.小黑(狗名).范九场长(六月二十二日深夜-二十三日凌晨)
 
      深夜,我们四人顺着桥栏来到江草小学 .卫生室就在小学边角的二层小楼内,楼梯建在屋外。药物已搬到楼上.四人略一分工,我与林炽威在楼下,裘粤国、卫巨华在楼上,巡视一番,各就各位.楼下有一床,我先躺下.......
      奇怪,狗为什麽在叫?不是一般的吠!而是从咽喉深处发出的、想要告诉我们什麽而又说出来的那种声音, 令人不安.我推门往外看,原来是陈棉养的小黑,正在窗下立起扒着墙在叫.看看没啥,就把狗赶走了。后来,小黑又转了回来,发出令人揪心、很凄凉的叫声,再把它赶走.如此三番四次,最终,我们抄起一根木棍赶它,小黑边往回跑边哀鸣,再也没回来......
      奇怪,为什麽墙上的批荡直往下掉、而且越来越大块?我们以为旧屋就是这样......
     卫巨华在楼上无事,下来和我们一起.突然"砰"的一声,惊得我们趋前察看:原来掉下一大块批荡还有半截泥砖!我同时听到头顶上有"喇剌"声响."不好,房子要塌了!我最靠近门口,"塌屋,走啊!"我喊了一声,冲向门口.林、卫二人也意识到屋要倒塌,门窄,不能三人一起通过,卫巨华着我,林炽威在最后狠推一把,三个人便同时扑倒在屋外的操场上,身后轰然一声巨响,同时起满天沙尘,二层小泥屋终于倒塌了。
       在我们惊魂未定的呼喊声中,裘粤国从倒塌的二楼走了出来.听到他说,范场长在11点几上去值守电话机,我才知晓范场长在二楼.范场长睡在靠外,裘粤国睡在靠里,房子外倒,肯定把范场长压住了.我们连忙向对岸呼救,同时在塌屋处摸索,电话机书桌都破碎了,我伸手隔着被单摸到范场长的脸热呼呼的。
       生产队的人很快来到,七手八脚把范场长刨了出来,一根屋梁压住范的头部,卫生员立即抢救。同时丁子文跑到弯塘角打电话向司前求救.之后我与丁子文跑向二、四队,游过江草河,找天路过住在二、四队的两位医生。
        经过长时间的抢救,不见成效,最后医生判断:脑部重创已经死亡.
 
 
                                悼念范九场长
 
         我们痛惜范场长,他是始兴本地干部,农场的生产、生活主要由他主理.   范场长行事实,不喊口号不讲空话,他跟我们说:“`人无非日求三餐夜求一宿`,为了这个就应该把生产和生活都搞好”.我至今记忆尤新。他兢兢业业工作,六月二十二号他就因为处理洪水带来的大小事务,到深夜11点多还要来值守电话。他太累了,睡得太熟了,不然,狗吠、房子大块掉批荡、洪水浸墙脚等这些塌屋的征兆怎会逃过他的经验?他是何等精明强干的一个人!他那天太累了,他睡着了,永远睡着了。 


   文章评论  (共 5 条评论)

    评论者: d 评论时间:2011/6/24 7:27:25

    黄伯近年来眼睛不太好使,看电脑的屏幕有一定的困难。这篇文章是他口述,由黄老太打字完成的。因此我们要谢谢黄老太的大力协助,使我们能读到如此一篇精彩地描述当年情景和有纪念价值的文章。我们希望他们能继续双剑合壁,给我们送上更多精彩的文章。


    评论者: 415 评论时间:2011/6/24 1:50:53

“日求三餐, 夜求一宿”, 范場長的言傳身教, 簡單而正確, 在那”紅彤彤的世界“中,我們這群剛出校門的學生哥都認同,連我們這些全場最懵的女生都知, 這確是做人處世的基石,一路走來, 終生受用。懷念我們的良師益友范場長。


    评论者: 清化佬 评论时间:2011/6/23 19:11:51

   谢谢黄伯如此写实的文章,也深深地怀念范九副场长。当年我也在一队,驶牛时被牛角“斗”伤右眼成了“卧床独眼龙”,对山洪灾难未能看得真切。……黄伯定力了得!非待到又是六月廿三日才出此文,如此说来:肚子里墨水多着呢!


    评论者: 棉歌 评论时间:2011/6/23 17:29:29

小黑,一只聪明的小狗,胸前有“心”状白色,是司前街朋友送的。是司前农场的“好朋友”常常跟着去赶圩,甚至去江西......晚上就睡在仓库门口......静静的晚上静得可怕,小黑却人睡得安心........


    评论者: 棉歌 评论时间:2011/6/23 11:24:31

值得收藏的纪念文章,是范场长吩咐我到仓库那边看守,如果我在电话旁边的话范场长就不会过早离去.......啊!一切情景又出现眼前......谢谢黄伯先生......


发表评论  
 你的姓名:    验证码: 看不清,请换一张 (输入计算结果,点击刷新验证码)
* 请各位网友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管理评论

 
charset=gb2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