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司农情思   [关闭]
 
牧牛趣事(二)牛生百态

文章来源:创作  作者:清化佬  提供者:清化佬  日期:2011/10/13  察看次数:1887

 

名称解释

 牧:放养牲口。

上文〈牛仔有别〉勾起司农人对不会说话的朋友们的怀念,更有U+U兄即兴又“秀”了一次“肌肉”——超群记忆力。十分高兴!受其启发本人再讲一段古为大家助兴!请各队历届牛仔和驶牛仔们听古后也来“驳”古。因为可能会有张冠李戴现象出现而且牛的名字是大家口口相传,是农友们集体智慧的结晶。

我到陈洞放牛班时,建场已是第五个年头了。放牛不再是一人牵一头牛在田埂边吃草、三个人围着一头牛转的初级阶段了。而是六、七个人(包括星期日一人轮休在内)管理水牛黄牛共廿八头。劳动生产率比初级阶段提高十多倍。

每天早晨,解脱了鼻绳的牛分别从各组牛栏出来高兴极了!只只象“甩绳马骝”。小牛就更活泼可爱了:冲上前去欢快地狂奔十几步再回过头来一蹦一跳地来到其母亲身边再贴身前行。这才是真正的牧牛。牛欢!牧牛人也爽!牛群行进得随意而有序向我们走来的是

大海南:来自海南岛,个高腿长走路快,有健康女模特般的好身材,是牛群中的大美人。[相牛:要想知道谁走得快,谁走得慢,牵出来走走就知道。地上蹄印告诉你:后蹄落到前蹄之前,是走得快的牛;后蹄踩在前蹄之上(后蹄印与前蹄印重叠)是走得不快也不慢的牛;后蹄落在前蹄之后,是走得慢的牛,如此类推。]

细海南:U+U兄称之:三海南)与大海南形影不离,身材与前者相似,但稍小。自然就是小美人了。

亚贵  : U+U兄称之:二海南)身段匀称,步态轻盈,活像十六、十七世纪的西欧贵妇人。

干枯  :干涩枯瘦。却常走在离亚贵左右两三步距离之内。如此组合,极似是西欧贵妇人为了烘托自己高贵美丽而专门豢养一位瘦小丑陋女人在其左右一样。

一撮毛干枯女儿,一身稀疏的长毛。这个“小丁点”可不简单:深知“母以女贵”(牛界重女轻男)之道,总是走在母亲前面,为其母增添了不少光彩。

白沫疑似病态,却十分忠诚。套上犁走十来步就口吐白沫,但却能奋力向前辛勤劳作直到收工。

刺激疑似小时候患有多动症。对人类的肢体语言反应特别敏感,是牛中“单料铜煲”。

××U+U兄称之:H·D.喇叭花)嘴唇比鼻子还靠前,成喇叭型突出,与骆驼嘴巴相似。好象总有说不完的话要讲。如果牛能说话,它一定是个演说家。(请有《粤语字典》朋友查一查字,为××正名,谢谢了。)

大霸王:牛群中之王。刚出牛栏就来一个经典亮相——引颈向天,双目横扫其子民,鼻孔发出深沉的鼻息,显示其霸气可冲天。其实,做大王也有其苦衷:牛群来自五湖四海,一群乌合之众,其中不乏企图爭王位者。

崩鼻(可能来自一队)脾气暴躁,发火时十条牛绳都拉不住。遇到驶牛新手,牛鼻子就被拉崩了。左鼻崩了穿右鼻, 再穿再崩。可见其何等刚烈!

黑仔中等身材,有一身健美的肌肉和全身漂亮的黑毛,是牛群中的美男子。

锯角(可能来自二,四队)昔日牛魔王,经常与历届牛王明里过招,爭当王位是大夫丈所为。 常言道:不想当牛王的牛犊不是好牛牯。但不该也“斗”放牛仔几下!这几下大祸临头了,被处极刑!双角尖端被锯去半寸,更惨的是:不打麻醉剂就活生生地被阉了!!(请问喳兄∶如果在美国,其动手阉牛的兽医是否犯了“虐畜罪”?)

癣王中等身材,来时全身长满一圈一圈发白的正宗牛皮癣。后来被放牛班李茹等人用药慢慢地治愈了,还原成一个“靓仔”。难怪U+U兄将他原名忘了。

日本仔:唉!人怕起错名,原来牛也怕起错名。身材矮小叫“三寸钉”也就认了!叫什么不好?偏偏叫“日本仔”!这不,被“鬼子进庄”一案扯上关系了,这是要背一辈子黑锅的!

大军阀:同病相怜啊!身粗而横却长着四条短腿,似一头细腿短鼻的大笨象。空有一身好肌肉而无人欣赏,只能忠心耿耿地与日本仔走在牛群的最后面。它俩一大一小的成了一对闷闷不乐的难兄难弟。

还有十三头黄牛,在水牛群的两边结伴同行。清晨,廿八头牛的牛群分散开来,象一片衬上黄宽边的黑色轻纱,慢慢地从陈洞口飘到上陈洞。黄昏,又从上陈洞悠悠地飘回陈洞口,再分成数条飘带注入牛栏。日子也就一天天地过去,百态之牛儿们却不甘寂寞,还要演绎出一幕幕有趣而使人为之动容的戏剧来。

 

 


   文章评论  (共 5 条评论)

    评论者: 阿龄 评论时间:2011/10/24 12:24:16

建穗兄:我印象中您记忆中的“班长是:阿壮与谢月芬,其他有陈吐、大李、赖云、钟嘉愉、昌记、美国佬及本人”。可能是重上陈洞的早期。到陈洞的后期,场部从各队抽调人员支援始兴工矿上马,红岗大桥建设,留在陈洞的人员少了很多,可能就是伟晔兄当“牛司令”的时期了。



    评论者: L 评论时间:2011/10/14 19:41:37

    崩鼻的左右鼻都崩后,牵牛的绳子往那里穿呢?真是苦中有乐! 我在四队天天面对的是锄头镰刀和担挑,十分闷头。


    评论者: 阿龄 评论时间:2011/10/14 12:24:22

伟晔兄:几十年后,建穗兄记得的耕牛名字“H.D”指喇叭花,靠谱。记性了得!该牛名字发音应为“Her Der”,哈哈。


    评论者: L 评论时间:2011/10/14 8:39:49

     "日本仔"这个名字起得好! 替被它杀害的人们狠狠地打!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万岁、万万岁! ! !


    评论者: 角弯弯 评论时间:2011/10/13 22:18:08

文章末段,在清先生的笔下,沉甸甸的牛变成轻飘飘的纱,来无影去无声,教我想起一首诗中的几句: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发表评论  
 你的姓名:    验证码: 看不清,请换一张 (输入计算结果,点击刷新验证码)
* 请各位网友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管理评论

 
charset=gb2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