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登饭池嶂观日出》上网后,得到大家的认可与支持,谢谢大家!有“巾帼不让须眉”提醒说,饭池嶂日出之后更有趣,我们在山顶上能清楚地听到山下船肚坳的鸡啼声,下山沿途在树林、灌木丛中,各种成熟的野果引起我们阵阵的欢呼并争相釆摘,而对付那些较大的果子我们还掰开来分着吃呢。是的,我也想起来了,那段分柑(甘)同味的日子确实使人难忘。此题材就让有感而发的农友来写吧,我从另外一个角度写饭池嶂。
“按图索骥”是一个有趣角度。识别每座山的等高线图,就象识别每个人的指纹一样——独一无二。让我们先复习(或自学)中学地理的等高线图一节课的知识,再将《饭池嶂等高线图》与在农场时多次上山实地观察的记忆相结合,探索饭池嶂原名,为我们熟悉的大山正名。请看下面的饭池嶂等高线图(借用驴友图)
饭池嶂穿越
黄竹山、笔架山、陈洞、饭池嶂、船肚坳,多么熟悉的名字啊!祖国大地任我走,让我们一起从陈洞向饭池嶂出发:C线与我们当年一行四人(马越、卓翊、张鹤龄、张伟晔),也是我第一次登饭池嶂之巅时走的路线基本一致。我们从江草上陈洞后往东沿着集水线爬坡,接近陡坡悬崖时转向东北爬上山脊,到山脊上转向,再沿分水线由北向南,翻越过一个山峰后再沿着山脊往上爬,一直到达饭池嶂之巅峰。B线与我们《夜登饭池嶂观日出》时走的路线基本一致。A线与我们当年一行数人在马越的带领下,到船肚坳竹林伐毛竹回农场做扁担时走的路线基本一致。只是我们回来时扛着毛竹行动迟缓,眼看太阳就要下山,他另辟蹊径在前边开路,抄近路回陈洞而未再登顶。许多上过饭池嶂的人所走的路线都可能不同,我也数次从不同路径上过饭池嶂,但不管从陈洞往外那个方走,最后登主峰时总是从北坡或西南坡上去。
现在有了等高线地形图就清楚了:饭池嶂西坡面向陈洞的等高线在海拔680m~820m处密集、上坡水平距离只有143m、宽90m。也就是说,此处山腰陡坡平均约45度,高差140m,宽90m。山体象一堵面向西的大屏障,人们上山的路只能绕着走。饭池嶂南坡面向船肚的等高线在海拔820m~1080m处密集,上坡水平距离有355m,最宽90m。也就是说此处陡坡平均约39度,高差260m,最宽90m,此处山体更巨大、更雄伟,其植被更加郁郁葱葱,它又象一堵向南的巨大绿色屏障,挡住人们上山的路。就凭这两处雄伟险峻的屏障,山名中有“嶂”字,恰如其分。但“饭池”两字从何而来呢?
在司农六年,我们对饭池嶂太熟悉了。我常与农友结伴清明踏青重阳登高、深山探险山坳牧牛。也曾独自一人空谷寻幽兰、云游四方釆草药、山中伐薪烧炭……但在饭池嶂顶附近从未发现过有类似池、塘、洼的地形地貌,“饭池”两字一直是个谜。阅读江草新生代的《神奇、神秘陈洞饭池嶂》一文后,我脑子里灵光一闪:“对了!饭碗可以倒扣着放,思维也可以逆向进行。”
再阅上文“……在江草盆地仰望之,其峰形圆润平缓,其山形似一个倒扣的饭碗……”饭池嶂正如江草新生代所说的,像一个倒扣的饭碗吗?我看像也不太像,远看像近看不像,按俯视图看就更不像。依我看似几只倒扣叠架在一起的饭匙,其中两只较大的一只朝南北向,另一只朝东西向,两只大饭匙弯曲隆起处其侧面就是上述的两处大屏障。客家话“饭匙”与“饭池”发音相同,可能是口口相传之误。我推测“饭池”源于“饭匙”——饭池嶂应该是“饭匙嶂”就顺理成章了。(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