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篇】
你习惯每天喝水>8杯: 真相:体内系统失衡,维生素流失 你认为,每天喝8杯水(2OOOmL)有益健康?但事实是,喝太多水也会给身体带来麻烦。一个人水喝得太多,极容易使体内的电解质失去平衡,水溶性维生素 (如维生素B族及维生素C)也更容易流失。那么,正常人每天喝多少水量才算是适当的呢?一般而言,健康成年人每天的确需要补充2000mL左右的水分,但这2000mL水分不一定都由喝水获得,而应该把食物里的水分一并算进去,这才是正确的保健方法。 纠正:扣除由食物中摄取的1000mL~ 1200mL水分,我们每天只要再喝1000mL~ 1200mL的水,平均上午两杯、下午两杯,也就足够了。
你习惯饭后一杯茶: 真相:让你的肠道变成“垃圾站” 饭后饮茶将冲淡胃液,不但影响消化吸收,对消灭食物中的病菌也是不利的。特别是在吃过肉类食品后立即饮茶的做法,会使得肠道蠕动减慢,从而延长身体垃圾在肠道内的时间,使得毒素被身体反吸收。 纠正:饭后至少1h再喝茶。
你习惯上顿饭吃多了,下顿就免了: 真相:让你肥成猪头 你以为你这种做法很高明么?其实身体比你高明多了,不仅你吃多少它能容纳多少,它还会在你不吃的情况下,自动降低身体的消耗量,把能量储存起来。反而不规律的饮食方式,会扰乱身体的正常消化规律,导致肥胖。 纠正:每顿饭都保持七分饱。
你习惯喝牛奶补钙: 真相:多喝反而缺钙 这个说法听起来像个歪理,连孩子都知道牛奶是健康饮品,富含蛋白质,可以补钙。为什么多喝牛奶反而增加缺钙的机会,导致骨质疏松呢? 因为牛奶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而蛋白质过多容易导致钙质流失,骨质反而会更加脆弱。 纠正:一天1~2杯牛奶就可以满足一天所需的钙质。
【生活篇】
你习惯感冒后多喝水: 真相:减慢感冒的康复速度 喝过多的水,会导致体内电解质失衡,反而减慢感冒的康复速度。此外,感冒和发烧时也不宜大量进食,因为饥饿感可以令身体产生大量对抗急性细菌的物质,加快康复速度。 纠正:想感冒好得快最好少食多餐,或者用一杯温水冲泡1片1000mg的水溶性维生素C片,增强抵抗力。
你习惯做马桶上的书呆子: 真相:便秘、痔疮癌 有调查曾显示,1/2以上的人喜欢在上卫生间的时候看杂志或者研究资料,有的男性还常常一边吞云吐雾一边看,卫生间俨然成了“临时图书馆”。入厕看书会使排便意识受到抑制,不仅会引发便秘,久而久之还会增加患上痔疮癌的危险。如果你的家人正好喜欢这样,那么你就要不厌其烦地去“打扰”他,每隔5min就去敲敲卫生间的门,并提醒他不要“霸占”卫生间。 纠正:把书换成音乐,这会让你更“顺畅”。
你习惯熬夜后尽情补觉: 真相:毫无益处 熬夜之后,最期待可以彻底睡个安稳的长觉。但事实上,就算睡得再多也没有益处。一个人的睡眠时间是由生物钟决定的,如果不在需要的睡眠时间内,其他时间再怎样补眠也是无用。并且就算在床上睡满12h,也补不回来昨晚熬夜的4h。 纠正:如果前一晚熬夜,第二天不需要日间长时间补眠,反而应该继续日常活动,这样晚间自然会沉睡,睡眠质量更好,能得到充分休息。
你习惯睡在他的怀抱里: 真相:越睡越累 你已经习惯在他的臂弯或怀抱里睡觉? 相拥而眠无疑是最浪漫的方式,但是,这样做会降低呼吸质量,导致睡不沉而且多梦,产生越睡越疲累的感觉,容易影响健康。 纠正:为了健康着想,最好背对背入睡,爱是需要呼吸的距离的。
你习惯做周末宅女族: 真相:伤你的脊椎没商量 为了弥补一周都没有睡够的懒觉,周末的你是不是赖在床上就是不起来,最好是吃完了接着就睡,在床上看书、看电视、打游戏。虽然休息可令受伤的肌肉自行修复,但请别总赖在床上,卧床休息超过两天亦会导致背部问题增多,令肌肉和骨骼衰弱。 纠正:建议你坚持每天花3mln进行“上跳”运动,美国《医学权威报告》曾登载过一则医学研究:每天上跳5~50次,脊椎骨的含钙量半年内可增加13%。
【运动篇】
你习惯饭后走走: 真相:破坏营养吸收 饭后 “百步走” ,非但不能活到 “九十九”,还会因为运动量的增加,影响消化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尤其是有心脏功能减退、血管硬化等病症的人,饭后散步多会出现血压下降等现象。 纠正:饭后应该静丄坐或平躺休息30min,等胃内食物初步吸收后再行运动。饭后散步一定要等到饭后1h再进行。
你习惯拼命练习腹部运动减掉小肚腩: 真相:毫无效果 每天把仰卧起坐做到大汗淋漓,效果未必好。能量消耗的概念是整体的而非局部,比如运动减肥时,虽然脸部没有进行任何锻炼,但它却会瘦下来。过度的腹部锻炼容易导致肌肉疲劳,且易造成该部位损伤。 纠正:想要减肚脯,除了腹部运动,还需要坚持做全身的有氧运动,并配合一个低脂肪、低碳水化合物的食谱。
男人须当心“七面埋伏” 红色蔬果助保卫前列腺,你身体硬朗,平时很少感冒;你思维敏捷,记起电话号码来一点也不含糊;你精力充沛,伴着香烟、浓茶就能熬上半宿……你把自己想象成山一样的汉子,可你偏偏成了单位例行体检中的“问题人物”。 近日,据美国《男性健康》杂志调查发现,有1/3的男人胸痛、呼吸急促时不会去看医生,而这两种症状 都是健康第一大杀手──心血管病的警讯。美国男性健康联合机构委员会专家吉恩说:“如果你20岁时不检查胆固醇,30岁时不检查血压,40岁时不检查血糖,你能期待50岁发生什么事?” 不难发现,生活中,一旦上了点年纪的男人,就像一台运转已久的机器,需要一次大修。日前,台湾《康健》杂志总结出男人身边“埋伏”的七大敌人,如果不尽早主动出击,等你上了岁数,这些毛病可能让你吃尽苦头。
一、拦截心血管疾病: 20岁就该关心自己的胆固醇 在拉丁文中,动脉硬化的意思是“男人最坏的敌人”。与女人相比,男人的确更易伤“心”。据统计,由于女性拥有雌激素的保护,男性心血管疾病发病时间约比女性早10年,他们患冠心病的几率是女人的3倍之多。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老年内科主任、心内科副主任张福春教授表示,在临床上,65岁以下的冠心病患者以男性居多,如果抢救不及时,极易发生心梗,很快猝死。因此男人应努力降低自己的心血管病风险,如:20岁以后开始关心自己的胆固醇,如果正常,每5年追踪一次;如果异常,先从戒烟做起,然后每天增加至少30分钟的活动量,并多吃杏仁、菠菜、海带等食物。 二、照顾肝脏: 多吃十字花科食物 肝脏就像一个“化工厂”,它有一根重要的血管通往肠道,将肠道中不易吸收的代谢物质带回“解毒”。如果饮食过于油腻,时间久了,会导致过多脂肪沉积在上面,所以,一定要小心肝脏“超重”。因为大多数人没有明显症状,当脂肪堆积超过肝脏重量的5%,就意味着你已经患上脂肪肝了。 首先一定要把握喝酒的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肝病中心主任贾继东教授向大家推荐了一个摄入 量计算公式:“饮酒量酒精浓度0.8=酒精摄入量。对中国男性来说,日酒精摄入量最好不超过15克。”另外,多吃十字花科食物,如高丽菜、绿花椰菜、小白菜等,里面的硫化物具有解毒功能,可以保护肝脏;每天运动10分钟,让肝脏做做减肥操,能让轻度的脂肪肝自愈。 三、绕开肺癌: 戒烟将危险降低90% ,肺是男人最易失守的一道防线。有个形象的说法形容男人的肺——涂鸦肺。首都医科大学肺癌诊疗中心主任支修益解释说,这主要由两个因素造成,一是吸烟,二是受污染的空气。目前,肺癌已成为中国男性癌症的第一死因。 支修益建议,首先要戒烟。前3天多喝酸性果汁,两餐之间喝6—8杯水,吃点B族维生素,有助于清除体内尼古丁;少吃家禽类和油炸食物;感觉烟瘾难忍时,每天洗2—3次热水浴,每次15—20分钟,可彻底放松身心。此外,要多吃苹果。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研 究表明,经常吃苹果的人咳嗽、生痰的几率比不经常吃的人低33%,这是因为苹果皮中的果胶和抗氧化物能减轻肺部的炎症反应。 四、拒绝痛风: 避免暴饮暴食,控制尿酸 痛风其实是吃出来的病。酒足饭饱后,正昏昏欲睡时,脚趾关节突然痛起来,而且还厉害得很,甚至一下子连身子都直不起来了。这种症状很容易在痛风患者身上出现,尤其在节假日高发。 台湾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家医科主治医师黄国晋表示,如果高尿酸没有控制好,5年后就有可能痛风发作,一辈子与关节疼痛为伍。所以,应少吃嘌呤含量高的食物,如海鲜、动物肝脏等;多喝白开水,每天最少要喝2升,帮助排出体内过量的尿酸;避免过度肥胖;少喝酒,尤其是啤酒,咖啡及茶也应适量;更要避免暴饮暴食,尿酸值忽高忽低,会加速尿酸钠盐的沉积,使痛风发作。 五、保卫前列腺: 多吃红色蔬果 比起女性的乳腺,前列腺更是男人的“多事之地”,但人们显然对它知之甚少。英国一项最新调查显示,只有1/3的英国男性了解前列腺的功能,而且不知该如何预防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等。尤其是前列腺癌,一半以上的病人发现时都是晚期。 国内外研究都建议,不妨多吃红色蔬菜以及葱属蔬菜,它们对男性好处多多,甚至称得上是“男人菜”。尤其是红色蔬果,如西红柿、葡萄柚等,含有丰富的番茄红素,可降低前列腺癌风险。大葱防止前列腺癌的效果也很突出。男性每周至少应吃3瓣大蒜或吃3次洋葱、大葱、韭菜,得前列腺癌的危险能低一半。
六、摆脱糖尿病: 腰臀比是第一警讯 超负荷的工作使得现代的男人慢慢变懒了,不愿“动弹”:能坐车就不走路,有电梯就不爬楼,能躺着就不坐着,能在外边吃就不自己做,身体活动逐渐减少。可你有没有想到,在“偷闲”的同时,你的健康也被悄悄偷走了。 如果不提高警觉,血糖过高会以蚕食方式伤害心脏、眼睛、神经和肾脏,从而拖垮男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 北京同仁医院内分泌科杨金奎教授表示,准备好一把皮尺、一个体重秤,就能判断自己是否得了糖尿病。对中国人来说,“腰臀比”是第一大警讯,其次是腰围及高血压病程,也就是说,腹型肥胖的人最容易得糖尿病。
七、回避焦虑: 七成男人是“隐藏性抑郁症” 研究发现,女性虽然常企图自杀,但男性通常下定决心完成它,男性自杀死亡率是女性的2.2倍。美国一项研究发现,约有七成男人患“隐藏性抑郁症”,未被诊断出来。 不只女人,男性同样也有“那几天”。新加坡心理卫生学院社区精神科主任李清表示,人的体力、智能、情绪都受体内生物节律的控制,男人的情绪节律周期,即“心理周期”,约为28天。在28天外的那两三天,就是男性“不方便”的日子。 台北市立联合医院松德院区精神科医师刘宗宪称,只要你的身体和过去有所不同,如失眠、没食欲、提不起 劲等,就应该警觉,积极求医。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精神病专家、北京安定医院医师刘宝锋建议,当男性出现心理波动时,可向亲人、朋友倾诉,寻求支持或协商,可 以积极应对那几天的低潮。(田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