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者:
不知所云——第四节
|
评论时间:2012/12/19 1:39:09 |
|
|
1966年的江草桥是泡塌的。本来,由一支有经验的湖南民工施工队承建;有正式的公路石拱桥设计;真材实料。可是好好的一座桥却坏在人的愚昧、盲目之中:
1.生不逢时:农场急于建设,竟与老天爷抢时间,四月份建成桥时已离汛期屈指可数了。谁的决定不可而知。
2.先天不足:缺少科学知识,当时用的砂浆是:石灰+砂+水坭,可能光用“水坭+砂”成本会高一点,而且那时水坭属于紧缺物资,而中国自古以来沿用的砂浆都是“石灰+砂”为主,满以为三合一会更坚固一点,殊不知水坭拌上石灰是会削弱砂浆的粘结强度的,(本人没有研究它们的化学反应)本来,就算是这样,只要有足够的“候干期”,洪水对江草小桥也不致为患的。
3.后天的摧残:桥的石件刚砌好,就迫不及待地推土填路,“东方红”拖拉机毎天大车大车的坭砖,几十趟的来回,重压与挀荡严重破坏了石块的粘合,结果洪水一泡,乌呼!怪谁?怪水??
|
评论者:
一碗豆腐 豆腐一碗
|
评论时间:2013/8/14 9:34:18 |
|
|
众多参与与阅览<难忘的岁月>的农友们,可能你没有仔细想想"一碗豆腐 豆腐一碗"是什么意思,如果君是来看看热闹的倒无伤大雅,但如果一看到这个似乎怪怪的名称就如临大敌、视为洪水猛兽就大可不必了,本人还是不客气地说"先生你太浅薄了"!其实真正的意思是"可以这么说 也可以那样说"。近日本人成了"众矢之的",什么自创的字,自作的词••••••,莫非••••••豆腐••••••又是自创的?去读书吧!
|
评论者:
三样东西
|
评论时间:2013/8/14 11:35:59 |
|
|
三样东西毁掉一个人:脾气,傲气,小气。
|
评论者:
好奇
|
评论时间:2013/8/14 13:58:14 |
|
|
U+U=豆腐?
|
评论者:
一碗豆腐 豆腐一碗
|
评论时间:2013/8/15 12:03:12 |
|
|
2012年11月29日,y16创作的<出师••••••>问世了。第二天,管理员阿喳照例"不显山露水"地用"农友甲"上下其手对此文定调为高水平的佳作。对于1966年6月23曰发生的司农惨剧,不少农友都有文字记载,但总有或这或那相互左右。本人觉得有话可说,决定上㘯"掺乎"一下。更何况y16在文章后还有(因45年前的往事,难免会记错,还望各农友指正)这么1957年的开明呢! 于是在12月1日写了<𣎴知所云>第一节。第二天,阿喳来电话,问我知否y16是谁,他告诉我:y16是谢保光;相信谢保光也是这样知道我是谁了。阿喳说他好不容易才哄到谢保光写东西,人家第一次文章上网,你就"打杀"(这个字眼是我认为最恰当的借用)人家,你还让不让人家写东西了?我说:他写他的;我评我的,我对他没有任何敌意,不会调侃的就太不是司农人了,这个性格我不会改。 从这一天起,我与谢保光的关系就被阿喳定性为"敌我矛盾了。
|
评论者:
凑热闹
|
评论时间:2013/8/18 13:54:39 |
|
|
恕我直言:我很喜欢作家U+U,但不太喜欢评论家豆腐,因为这是一碗麻婆豆腐,有时的确辣了一点。
|
评论者:
也来凑热闹
|
评论时间:2013/8/18 23:56:42 |
|
|
凑热闹形容得真贴切___一碗麻婆豆腐,而且有点过辣了,令多少人退而避之.
|
评论者:
黄大麻子
|
评论时间:2013/8/19 7:44:40 |
|
|
赞同前两位凑热闹君的意见,豆腐要讲究,而且碗也要讲究。如果送给崩口仔的一碗豆腐用了只崩口碗,就算是所盛的豆腐美味得胜过龙肉,他能吃吗?
|
评论者:
白头翁
|
评论时间:2013/8/19 9:14:08 |
|
|
黄大麻子:你好,你注册的会员资料未能真是填写。请将姓名、电话、邮箱......等补充完善,共同遵守游戏规则,谢谢!
|
评论者:
一碗豆腐 豆腐一碗
|
评论时间:2013/8/19 13:55:58 |
|
|
由于评论栏篇幅有限;本人写作水平有限;而要说的话又长又臭,所以在写《不知所云》第一节时就有了多“节”的计划了。
12月5日,y16在评论中:……衷心感谢鼓励与指正……。本人受到莫大的鼓舞,12月6日就上传了《不知所云》第二节。岂料阿喳马上又来电话:上次都讲清楚y16是谢保光咯,你还揪住人家不放?当时我说:我清楚地写了第一节就肯定有第二节,我的话未说完就一定要把话说完,谢保光高不高兴;还写不写东西与我无干。
此后我与阿喳仍有通电话,但双方都再也没有提谢保光了。《不知所云》第四节于2012年12月19日才把话说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