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评论共21条,分页: 上一页   下一页       

    评论者: 吾明 评论时间:2013/8/8 14:10:05

单单打打,想讲又吾讲,睇极都吾明,无瘾!!!



    评论者: 花 评论时间:2013/8/9 11:04:21

    欢迎你U+U,我的农友。<难忘的岁月>畅所欲言,谁都可以发表不同的意见。我们都是经历了磨练的知青,深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维护我们的网站,是大家的心愿,望共同努力!



    评论者: 563 评论时间:2013/8/9 22:37:36

诸君好,多谢同君的问候。
同君提及的人与歪嘴和尚并非同类。如果还能长期地混着,特显了寺院管治无方,换左你当佛祖,又点样处置?再说,寺院里容着这廝,必留不住香客的信心,一旦香火不继,此寺院得自己卷铺盖了。
U君所说的,似乎以貌取人,还有点歧视残疾之嫌,其貌不扬者未必用心不善,正如花君的诗句:心佛心魔看善恶。
赞成花君有关维护网站的意见,建造一个心平气和的交流平台。



    评论者: 棉歌 评论时间:2013/8/10 12:02:52

“人生最大的修养是包容。它既不是懦弱也不是忍让,而是察人之难,补人之短,扬人之长,谅人之过,而不会嫉人之才,鄙人之能,讽人之缺,责人之误。包容是肯定自己也承认他人,是一种善待生活,善待别人的境界。在包容的背后,蕴含的是爱心和坚强,是挺直的脊梁,是博大的胸怀。”



    评论者: L 评论时间:2013/8/10 13:55:22

同君没有说人与歪咀和尚并非同类。讨论问题千万要实事求是,不要用猜测或想当然的不负责仼的态度,否则太无意义了。我认为人类有各种不同的信仰、不同的世界观、不同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因此对待事物有不同的观点、不同的态度以及处理问题时有不同的方式方法,这是十分正常的。我们都是60几的人了,只要摆事实讲道理才能受到大家的欢迎。



    评论者: 可怜 评论时间:2013/8/10 21:04:58

有一个人努力地想说点什么,有几个人竭力地要他什么也不要说。



    评论者: 花 评论时间:2013/8/12 8:03:31

人心肉造,将心比心。心里有话说出来,别埋在心底伤身体。是朋友不必动刀动枪,要的是真诚相待。珍爱自己,关爱别人,大爱无边。苦涩过后是甘甜,珍重!



    评论者: 花 评论时间:2014/5/9 9:41:45

    U君,你在2013-8-8的评论中写了“……,住持d就以同路人、农友……等名目实施打杀……”。至今该评论仍无修改更正的迹象,看来U君肯定同路人就是d了。我相信U君是反对诬陷他人的。现在越来越多的司农人知道注了册的同路人不是d,还望U君亲自核实一下,以免闹出大笑话。珍重!



    评论者: 花 评论时间:2014/5/10 22:54:03

     评论者“农友”,不是某个人的专用笔名,其他人也会使用。



    评论者: 563 评论时间:2014/5/15 1:27:38

原来咸丰年间,L君的评论挑了老5的不是,怪不得这些日子里老是眼眉跳。花君也太不够朋友,拖了大半年才把这老黄历揭开,几乎累我错失答辩的机会。玩笑而已,二位莫怪。
多谢L君的提示,那句子若添一个逗号,就不会引起误会。但是该句子的受害人是同君,却没有异议。毕竟他知道我们所讨论的对象,所以他读懂了这句子 :“同君提及的人,与歪嘴和尚并非同类。”
注:同君提及的人是指假扮的歪嘴和尚。



关闭 评论共21条,分页: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