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者:
花
|
评论时间:2013/11/11 10:47:54 |
|
|
1968年,在工宣队召开的一次对劳子坚批判会上,有一位批判者狠批劳子坚的狂妄野心,证据就是小布衣那首诗。在那文字狱的年代,有口难辩,真冤枉。
|
评论者:
瘦骨
|
评论时间:2013/11/12 2:39:26 |
|
|
过去一直没有胡美然的印象,现在看到相片,果然如王道长所述:“春风满面,意气迫人” 。道长分析 :“人毕竟是相由心生,心境好了,一切都顺暢自然,...................通篇知足感恩,慈善为怀之心,...................与从前相比,判若两人。................。”
我因为没有胡美然过去的印象,但是如若道长所说“与从前相比,判若两人”的话,那么胡美然从前必然是𣎴“春风满面,意气迫人” 不 “知足感恩,慈善为怀”的了,而 “相由心生”, 从前的胡美然的心应该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真的是哪样的吗?相片中的女士们应该是胡美然的挚友,能不能向大家介绍一下胡美然呢?因为我不相信从前的胡美然会是不“知足感恩”,不“慈善为怀”的人,我也想象不出“春风满面,意气迫人”的反面(“判若两人”)会是怎么样的模样,大家能帮帮我吗?谢谢!
|
评论者:
愚人码头
|
评论时间:2013/11/12 6:16:32 |
|
|
求解“判若两人”的那位先生,愚人欲以一个很笨拙的故事来探讨你问题的答案,:某人在市场上卖旧电脑,每台售价400美元。你如果在初始时既嫌电脑残又嫌价钱贵,磨蹭半天仍不买,那你就是第一人。但如若稍后你听信了档主的劝买词:说这种电脑是最具高新科技含量的古董,既有使用价值又有收藏价值,买到就是赚到!于是你感激档主的优质服务,欣然成交生意并协助吆喝叫卖,进而亲手收点钞票。这时的你就可称作“判若两人”了。晕耶?醒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