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评论共17条,分页: 上一页   下一页       

    评论者: 肥仔 评论时间:2012/11/18 8:35:05

老同学之文章在四中时就令我羡慕不巳,江草回音谷一文更令人击节赞赏,拾栗子而拾到一个回音谷,文笔流畅,用词生动。我看得就如身历其景,若果此文在一九六八见到,我或不会去东莞了。




    评论者: 司农人 评论时间:2012/11/18 8:53:59

    精彩细致的的描述,令曾在那里工作、生活过的人们回味无穷;令未到过那里的人想入菲菲。
    清化佬:寻找飞天兰、考证回音谷,什么时候我们能圆这个梦



    评论者: 亚咪 评论时间:2012/11/18 12:19:52

哈哈,依然少年的清化佬,那些渐渐遥远了的“榛子”和“栗子”,又被你拉回了眼前,陈洞真的好多榛子,但是先知先尝的哥伦布们都是当年的放牛娃和特(殊)工(种)的你们。记得开始逍遥的年代,才有机会在放牛娃林竹青的带协下共享山珍,由她带领我们几个同煲姐妹,各人自带一个私家锌皮铁桶,走到黑山口靠陈洞方面的一个很陡的山坡,她教我们在低洼处用手拨开表面的杂枝树叶,下面就是小堆大捧的榛子____真是乐死人!不记得扛回去是生嚼还是熟咽,只记得那种有福共享的纯真少年情怀至今不忘。另一次也是放牛娃的陈吐眉,她在只有松香佬才涉足的一处很偏的陡山坡,发现满树枝丫上缀着大颗大颗紫红色杨梅,回宿舍后让我腾空装小提琴盒的黑布袋,然后我俩一块去那儿把树上树下的杨梅通杀进袋中,是热情可爱的陈吐肩扛着一大袋足可媲美蟠桃的人间美味回到陈洞厨房,你记得吗?你尝了吗?别忘了陈吐的那件衬衣被染得像从战场上回来一样…还有你说的回音谷,当年我懵查查的听说过,不如找个机会约迈基叔碧清,跟你一齐去找回它?再邀上肥仔,寻乐觅梦永不言迟,现在正适时,肥仔,你怎么看?



    评论者: 基、唐老爷 评论时间:2012/11/18 13:24:03

我俩光看会热闹,不会哼声,加上家中网线中断,未能及時回应;請原谅。回想当日,哥们都喜欢車天督地,想入非非。是无聊?是芒然?我俩尚好,多谢关心。



    评论者: 清化佬 评论时间:2012/11/20 9:18:15

  “山歌好比山泉水哩~~,这边唱来,那边和~~,那边和”,先和肥仔兄。老同学:谢谢你的赞赏。如果当年你来农场,肯定会受到我们热烈欢迎,在司农的大花园里又多一朵灿烂的鲜花。然而,司农的历史是深沉的,像深深的大海一样,上文只写了大海浪花中的一朵。幸好没有左右你上山下乡选择的自由,当年我们不受干扰的自由选择实在太少了。



    评论者: 清化佬 评论时间:2012/11/20 12:10:13

   司农人:之前我读过你的大作——《庆祝国庆》,知道你喜欢唱歌。不知道你是否要唱着歌“寻找飞天兰,考证回音谷”?其实我们都不再年青,谁能一口气登上陈洞还是个未知数。上陈洞及寻找“飞天兰”的艰险,我在《陈洞觅佳人》中已有交待。现在我步行上到七八楼就要喘口气,如果真的要圆梦,一要作一次全身检查,二要加紧锻炼身体。只要大家身体行,什么时候圆这个梦就由大家来决定了。



    评论者: 清化佬 评论时间:2012/11/21 14:01:41

     亚咪班长:人称童年时期为金色的童年,司农人将黄金色一直延续到青少年时期。现在,到了壮年头发花白时期(按现代人年龄划分时期),还保持有少年的心态,这可能是司农人所具有的共同品格。你讲的“榛子”我在江草也曾见过,它壳坚硬,黄棕色呈椭球形,带壳花生粒大小。正如你描述的那样其树结果极多,当时我不知道它是否有毒,不敢收集及品尝。现查资料:榛子树为灌木。而我看到的是高大的乔木,是否同属一个种类的不同变种?在陈洞厨房里紫红色的杨梅,当时馋嘴的我还未弄清楚是谁的功劳就张口吃个不停,现在才谢谢你与陈吐是迟了点。还有,我还记得陈吐的“蜜枣汤”呢。今天才知道,农友们正议论五十周年回农场一游。我们回归大部队,到时再集思广益组成“穿山甲探险组”,验证回音谷。如何?(我原来的意思是让年青人来验证回音谷的)我们都要锻炼好身体,只要身体行,才能真的成行!



    评论者: 清化佬 评论时间:2012/11/21 14:02:54

    基叔,唐老爷:我非常高兴!在“回音谷”的大洋这边,“听”到你俩的回音。是的,当年“车天督地”大有人在,“离奇大师”是谁的称号?许多大师级的人物还未出山呢。



    评论者: L 评论时间:2012/12/13 17:36:08

清化佬:你的每篇文章就让我感到就象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讲故事一样真实、精彩……佩服、佩服。你这个清华大学旁听生响应校长号召再干三年,望保重。再过三年就是我们离开广卅到司前农场50周年的纪念年,到时,即使柱着拐仗我也会跟着大家回江草寻找"回音谷"并齐声呼唤:"我们回来睇你啦! 你好吗?"



    评论者: 石头他娘 评论时间:2012/12/14 1:19:54

姥姥:到时别忘了俺,还有小麻子他爹大麻子、村头的发毛大食斌、村尾的瘦骨肥容、对面街的四婶黄伯基叔...总之你的拐杖头再插上支还乡团旗仔就妥当了!


关闭 评论共17条,分页: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