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者:
阿龄
|
评论时间:2013/5/13 22:07:36 |
|
|
伟晔兄:我认为“我们主要任务是开荒种田生产稻谷”改为:“当时,我们主要任务是复耕当地农民弃耕的农田,种水稻,生产稻谷”较为准确。
|
评论者:
肥仔
|
评论时间:2013/5/13 22:08:17 |
|
|
我们主要任务不是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吗?
|
评论者:
清化佬
|
评论时间:2013/5/14 7:49:46 |
|
|
谢管理员替我找回被删除的《恰似梅花朵朵开(上)》。现在已复制收藏,再谢!
|
评论者:
花
|
评论时间:2013/5/14 11:07:49 |
|
|
晔兄三篇精耕细作,颇感亲切。
|
评论者:
清化佬
|
评论时间:2013/7/1 9:49:19 |
|
|
肥仔:据我所知,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各个阶段都有相应的口号。我是1965年(文革前)上山下乡的,当时的口号是:“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而1968年(文革时期)的口号是:“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到那里去大有可为。……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你所说的没有错。估计你是1968年当知青的,而且是插队落户。阶段不同,口号不同,同样是当知青其经历与待遇就大不相同了。如果你有时间,请讲述当年一些趣事乐事或者是苦事离奇事,一定会有别样的精彩!
|
评论者:
肥仔
|
评论时间:2013/7/2 10:01:09 |
|
|
我们是在65 66 没有响应号召上山下乡。所以要落户接受再教育了。
|
评论者:
肥仔
|
评论时间:2013/7/6 3:22:11 |
|
|
老同学;肥仔68年落户之地方,山明水秀,物茂民丰,风调雨顺,人杰地灵。可惜肥仔没有 清兄 之才情,亦没有 花兄 之妙笔,每当夜静之时铺纸研墨,苦思冥想,总是文不成文,诗不成诗,现先放上几句,待肥仔有日突然开窍,以这几句为题把那三几年之事物好好写上一篇吧。:罗鼓喧天送出城,静寂山边待黎明。三年翻滚凤凰地,别却群鸦另有天。(村子之名为‘凤凰岗’ 但特多乌鸦,,,奇!)
|
评论者:
清化佬
|
评论时间:2013/7/7 9:47:21 |
|
|
老同学将以诗四句为题,写上一篇。正是:“好语似珠穿一一”,妙极!期待着另辟蹊径之佳作出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