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评论共11条,分页: 上一页   下一页       

    评论者: C.. 评论时间:2014/4/25 19:44:25

清化佬:d君还了你的心愿,认做啦!



    评论者: 清化佬 评论时间:2014/4/25 20:05:10

  哇!时空倒流四十三年,回到1971年我们在始兴县松香厂时。多谢有心人dengyiduan ,冥冥之中为《两张司农椅》正名。画画得很好,两位人物:亚龄、清化佬呼之欲出。其次,两张椅子用材、结构都交待清楚,其中‘转椅’的旋转轴也隐约可见,作为四只脚的树根更显其原生态,山野味十足。再次感谢dengyiduan兄!



    评论者: 肥仔 评论时间:2014/4/25 23:30:17

巧手加上妙笔。我巳收藏在我之相册之中。多谢清兄。多谢邓兄。看来此画应是当年所作。难得。两张椅肥仔只得一首诗,惭愧。诗曰;根盘节错深山藏,一经清化显辉煌。世事文章随轮转,更觉司农情难忘。



    评论者: 清化佬 评论时间:2014/4/26 16:43:36

  试为第一张太师椅速写配诗: 
      双桠向下撑大地,
      座面黄竹并排裁。
      深山老藤环背过,
      托起求知护英才。
     



    评论者: 花 评论时间:2014/4/26 21:44:04

     老藤树桠制山椅,就地取材好创意。速写珍藏现当年,司农转椅叹逍遥。



    评论者: 黄伯 评论时间:2014/4/26 22:53:51


     翻箱倒柜寻旧作,不负多年铁杵功;四十余载笔力健,喳兄原来是库(富)翁。

          期待此类作品多现身,不但为艺术欣赏,更为历史存见证。

           



    评论者: d 评论时间:2014/4/28 9:44:53

想不到,在下区区二张速写引来几位老兄诗兴大发,妙句横生。在下还找到很多当年(应该是文革前1966年上半年和文革结束后)在农场的风景写生,虽然水平不高,但却记录下当时的风光,颇有值得回味的价值,以后我会放一些上网,献献丑。



    评论者: 阿龄 评论时间:2014/5/5 1:46:13

想不到当年裔端兄的扫描习作,为伟晔兄的木工制作留下了宝贵的印记。看样子我和伟晔兄都是盘腿于椅子上,皆因蚊虫猖獗矣。



    评论者: 清化佬 评论时间:2014/5/5 15:58:07

  阿龄讲得对,而裔端兄用笔也十分准确:精瘦的清化佬再没有多余的血液让蚊虫吸吮了。那时文革尚未结束,我们在松香厂是无帮无派的“第三世界”。星期六晚上我与阿龄都喜欢看书。深夜,能说会道的喳兄从县城涉水过河回厂到我房间里来,我们三人天南地北的闲聊才正式开始,闲聊常常到第二天凌晨二、三点钟。最后,我一句“无风门自启”阿龄应一句“沙煲伸入嚟”。我们三人才依依不舍地结束单身“贵族”的愉快周末,并且相互约定下周再来!



    评论者: 基 评论时间:2014/6/1 12:31:02

太师椅是上陈洞前做的,之后在陈洞

造转动的,真难得清化兄当時有这样的心思


关闭 评论共11条,分页: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