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评论共9条,分页: 上一页   下一页       

    评论者: 花 评论时间:2016/1/13 9:20:17

我佩服清化佬的记忆力,几十年前陈洞山口的一处山坳烧荒作业,活灵活现地显现在文章上。经过历炼的焦骨松依然苍劲。



    评论者: 农友 评论时间:2016/1/13 11:46:23

“苛政恶似狂犬烈于火!”为文章点个赞。山神爷爷等得住山火,却救不了马头的命!



    评论者: 农友T 评论时间:2016/1/13 22:37:04

我记得这埸火最后是以火制火的。兩米半的火路不足以隔大火的。我们一隊的农友經受了這火的洗礼,更明暸火的可怕与可控!



    评论者: 阿龄 评论时间:2016/1/14 23:22:52

我曾听说过,香农承包一片山头的松树,如果是他那片山头的松树被山火严重烧过,松脂就会严重减产。严重影响了他的生计,香农会哭。



    评论者: 黄大麻子 评论时间:2016/1/15 10:32:10

   人的胸怀与贫富无关,有大海一样的胸怀,能传承世纪友谊。
   作者只是司农274个知青之一,五十年前陈洞点火开荒有场领导批准,在连队领导监督下进行的。而作者也和农友们一样,成了“卖炭翁”。当他遇见香农时,说:“对不起”。香农受到损失,反而称赞知青们:“团结、机智、勇敢、有血性”。两者的胸怀是多么宽广啊!



    评论者: 清化佬 评论时间:2016/1/17 17:09:34

   感谢农友们的评论,这样网上互动,本来就是一件有趣的事,只是近来大不如前了。用文字(和图片)的形式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其本身就是真诚。
   再次感谢邓编为文章配套许多精彩的图片。 尤其是最后一幅画龙点睛之作——“焦骨松”,实在是太震撼了!
   细心的农友们一定会发现:我们陈洞的松树与中国南方的大部分松树都属马尾松,县林业局林科所也会引进一些美国的湿地松。而图片上的“焦骨松”显然属东北松。我们不可能要求五十年前的邓编到开荒现场拍摄下彩色的画面来。
   谢谢大家!



    评论者: y16 评论时间:2016/1/18 9:44:42

焦骨松也是清化佬的特质,无惧火浪烧,屹立永不倒!这場火其实是可避免的,当一声令下,守在火路四周的农友同步奌火,火路扩大后,也就免了受灾。



    评论者: 农友 评论时间:2016/1/18 11:53:06

Y16君,讲得好。你也是具有焦骨松的气质,向你学习!



    评论者: 代陈以仁粘贴 评论时间:2017/12/8 19:32:04

今次焦骨松這張照片原來有這樣含義,好多農友才16歲連讀高中的機會都無,所以你有澸而發做出這樣的照片,你的文章在難忘的歲月裏我都睇過,今天我再睇兩遍,你描述陳洞燒山再次出逞現在我眼前,馬善真被火圍困,我們叫她逃命,她丟下鋤頭就跑眼看著鋤頭柄馬上燒起來,剩下7斤半金雞鐵頭,在火場見到隻山牛走出來,我用柴刀飛過去,它好快爬上山消失在草叢中。講到焦骨松,做水電站水管用松樹,數它的年輪居然有70一80年,它的生命力令人驚嘆!陳洞我們開荒水田前小山崗有十棵左右的焦骨松,有次大火后全部死咗,後來發現原來採松香將?皮界得太多剩下?皮太小,剩下樹皮燒焦後,?就死了,剩下樹枝?幹,大風吹來,好似好多手臂在空中擺舞,想將?斬下來當柴燒,但不定時有枯枝趺落。生人勿近,直到散場,現在可能剩下個枯樹頭了。人類始終是破壞大自然的元兇。


关闭 评论共9条,分页: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