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俥天唓地   [关闭]
 
六十纪事 (4) 雕琢心中的天使

作者:1206  提供者:dengyiduan  日期:2012/2/1  察看次数:1595

六十纪事  (4)    雕琢心中的天使  (2006年广东省高考作文题)
                                           1206
        前言:这是一篇参与“让你过把高考瘾”的作文练习。题目是2006年广东省高考语文命题作文——《雕琢心中的天使》。因文中的写作对象自选为菊花,与当下花城迎来花开日的春节气氛多少有点风马牛亦相及的意味。因此将其晒到网上,让大家见笑了。大学曾经是我心中神圣的殿堂,我也曾期盼通过自己的千般努力来及第。但十五岁那年被班主任一句“你们这些白专分子休想升学”的判词断了我的求学之路,从此我的学历被永远定格在初中毕业。直到晚年,我都只能在高考场外过把高考瘾了。
                                    
                                    菊 , 我心中的花仙子  (自拟题目)
      在植物界,梅兰竹菊被人们咏赞为四君子,其中的菊花则是我心中的花仙子。菊花它美而不娇,粗而不俗,它对环境的要求微乎其微,却能够抗严寒,傲霜雪。一年到头菊花的花儿长盛长开,无论插花瓶,编花篮,扎花环都很相宜。近年来在各地的“菊展”上更是出现了菊花牌坊,菊花楼房等以菊为主角的大制作了。在花的家族里,似乎还没有别的佳丽能具有菊这种恢宏大度的气魄。
      每年的“菊展”都是令人赏心悦目的好去处。在那里,门是菊砌的门,景是菊设的景,窗是菊栽的窗,路是菊铺的路。人们转游在菊门内外,穿插在廊里幽径之中,只觉得峰廻路绕,走不尽的菊花路赏不尽的菊花景……凭着那一份坚韧执着的毅力,菊独力承担着一场又一场“菊展”的展出任务。有如一位功力深厚而又艺德皆馨的演员,不用灯光造势,不用音乐伴舞,不用嘉宾客串,在该是自己表现的舞台上,傾情傾力,恪尽职守。
      菊花在我国有一千多年的栽培历史。在花团锦簇的菊的世界里,白菊晶莹,黄菊艳丽,红菊奔放,紫菊雅致……然而无论那一种菊花,无论那花的形状是怎样地千姿百态,菊都只有实实在在之意而绝无争芳斗艳之心。菊可以长在热闹喧嚣的公园里,供游人观赏品味;也可以浪迹天涯孤芳自赏独自美化着大地。菊既可以摆设在灯红酒绿的盛宴上作点缀;也可以敬献在肅穆清冷的灵堂墓前寄托生者对逝者的哀思。菊这种能屈能伸,能上能下,不世俗,无偏见的高洁品格,堪称是花中的真君子。
      的确,菊是应该赞美的,它求于人类的不多,只要插下一根藤,压下一棵蔓,它就能顽强地生长。在那百花凋零,寒风萧杀的霜雪之天,菊偏能奉献给大地无穷无尽的锦绣。菊,坚韧不拔,即使花朵干枯凋谢,也朵朵花儿不落瓣,棵棵枝条不改容;菊花无私奉献,即使花朵被晒干,被烹饪,被碾成粉末,被煮成汤汁,依然能为人类奉送上可口的菊花晶,菊花宴,菊花茶或配伍成治病的药,就凭这种骨气,这种傲气,这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菊不愧是我心中的花仙子,更是我心中的天使。赞美,是对自己心中天使的一种呵护与雕琢,令其更加完美,更加光彩照人。向往“天使”的高洁,追随“天使”的优秀是一种更为精致的用心并令“和氏璧”白玉无遐的精雕细刻。我以菊为媒赞美了各种各样自己认为该褒奖的优秀品格,目的无非是为了表达自己的价值取向。
      菊是应该赞美的,然而如菊般平凡,平实的平头百姓更应该赞美。不管他们是做工务农还是行医经商,不管他们是戍边卫国还是教书育人。一年到头,一生一世,祖祖辈辈,代代传承,百姓们生生不息地为社会做着添砖加瓦、种田植树的事情。社会因他们的付出而进步,历史因他们的辛劳而辉煌。
      人民,才是雕刻天使的天使。

   文章评论  (共 14 条评论)   更多评论  >>>    

    评论者: 小不点 评论时间:2012/2/17 5:48:25

周敦頤老太爷流传于后世的佳绩有二:1,举世无双的爱莲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将莲的精灵之处写活了。2,极力主张妇女贞洁、节烈,热衷于立贞节牌坊,撰写【烈女传】的封建卫道士情结。因此在周老先生面前是容不下U+U的【牡丹花下】的。谁不知道【牡丹花下】的内涵是——牡丹花下死,作鬼也风流啊!纵使U+U敢于豁出去时尚一把,周老先生也不见得掺他玩呢,还是免了吧。


    评论者: 1-2-1 评论时间:2012/2/14 11:58:20

 抱不平 2012-2-9 23:08:07的 评论说得在理。黄大麻子只说了两句话,得到的收获是:“真滑稽”、“硬伤”、“露了瘌痢”、内中还包含“没眼光”(只因为人家当初有卞和的眼光,才……)。黄大麻子不得硬伤也要得软伤了。
   黄大麻子借喻 “和氏璧”,在那个角度看都没问题,而是点出了【菊 , 我心中的花仙子】这篇文章的问题所在:赞美不等于雕琢。在“雕琢心中的天使”这个题目下,“赞美”顶多是雕琢的准备。文章另一问题是概念混乱。 
   请黄大麻子把想到的全说出来,让我们把心中乱蔴理顺些。也好还 初中老鳮“剖开石头看看是不是美玉”愿望。
   希望“ 初中老鳮”除了有被批评的能耐外还有被批评雅量。
    初中老鳮 评论说:“任何事物如果没有理性的眼光、言论、文字的雕琢,天下何来真善美?”这句话除了语法有问题外,意思也有问题,“真,善,美”不是靠理性的眼光、言论、文字的雕琢出来的,而客观存在的。“真,善,美”如果不是客观存在,而是靠文字的雕琢出来的,还是“真,善,美”吗?


    评论者: 陆六 评论时间:2012/2/13 12:52:37

宋有爱莲的周敦颐,现有颂菊的周临冰,基因遗传,不可不信。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浄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仅仅四十二字,莲的清静高贵形象跃然而出。
周才女如果把她的“菊”再提纯深化,必定是一篇旷世名作。
如果U+U来一篇“牡丹花下”,花花世界必定更热闹。



    评论者: 初中老鳮 评论时间:2012/2/12 0:01:50

一篇文章上网,是让任何文化层次的人看的,所得到的反馈也有层次之分,各舒己见,皆大有益,如: L的文字是立足于“笔友”的阶梯,大有酙酌的余地。黄大麻子站在评判的台阶发言,本无可厚非,但其用辞不当,“和氐璧”的故事说的是教导人们对事物应深入了解,不要凭表象偏听偏信,草率处之,完全与是否能工巧匠雕琢、是否精美无关。任何事物如果没有理性的眼光、言论、文字的雕琢,天下何来真善美?想当批评者首先要有被批评的能耐,没有什么不平可抱。


    评论者: 抱不平 评论时间:2012/2/9 23:08:07

文章登出来总会有人评论的,黄大麻子只不过是谈了个人的两点意见,其正确与否且先不说,但看上去并无恶意,倒是初中老鸡的回应咄咄逼人,反而令人觉得乏善了。


发表评论  
 你的姓名:    验证码: 看不清,请换一张 (输入计算结果,点击刷新验证码)
* 请各位网友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管理评论

 
charset=gb2312